廟史沿革


景美集應廟的歷史  

  景美集應廟最早於一八六○年(清咸豐十年)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高姓族人建於竹圍內(今景美國小南側近景美溪的操場),因經常淹水、風水不佳,於一八六七年(清同治六年)重新建廟於景美街現址,在正殿高懸當年廟宇落成時高姓族人所贈「大平世澤」匾額見證歷史。

   廟宇歷經三次大整修,每次大修竣工都有贈匾祝賀及銘刻碑文紀念:第一次在一九二四至一九二六年(日治大正十三至十五年),廟內置「威鎮東瀛」、「南閩遠服」匾額及捐款芳名碑文;

  第二次在一九五九至一九六○年(民國四十八至四十九年),廟內置「澤普黎庶」、「神靈顯赫」、「安邦護眾」匾額及捐款芳名碑文;第三次在二○○三年至二○○五年(民國九十二年至九十四年),廟內置「睢陽傳徽」匾額及本廟修建委員會所立之紀念碑文。

見證台灣的移民史   

  景美集應廟是清代台北盆地淡水河流域漢人拓墾歷史上所遺留下來的重要證物,當時在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大嵙崁溪(大漢溪)、基隆河兩岸由漢人所建的聚落,大多以原鄉守護廟為中心。因此出現了閩粵皆崇拜的媽祖廟、粵人拜的三山國王廟、同安人拜的保生大帝廟、三邑人拜的青山宮與安溪人拜的清水祖師廟等。其中,以單姓為主的廟宇,要等到清末社會發達且富庶之後,某姓成為望族,為光宗耀祖乃集資建立宗祠或家廟,如台北城內的林氏與陳氏家廟。但是景美的集應廟卻頗特殊,早在清咸豐十年即建立,是安溪移民高姓所建的守護神廟宇。在台灣史上,集應廟具備了研究移民史與社會史方面的意義。

  景美集應廟雖是古代聖賢崇拜之廟宇,但與台北盆地周圍山區開拓史息息相關。張巡、許遠二神在閩、台之神格職能亦轉變成「戰神」與「驅蟲害神」,有其時代背景與地理環境之因素。蓋大文山區位在台北盆地邊緣,靠近山區,漢人開拓時,易與原住民發生衝突,開發較遲亦較難,在雙方衝突時,安溪人請出保儀尊王及保儀大夫來激勵士氣、助長軍威;另一方面,在清朝同治以後,茶葉貿易大興,包種茶需加花料拌和添香,台北盆地成為供花區域,香花亦有蟲害,該神能驅逐蟲害,乃請神明巡境,舉行「迎尪公」儀式,為確保豐收,信仰更為虔誠。
  回顧景美集應廟的歷史,不僅代表文山地區安溪人信仰中心,也見證反映了安溪人拓台史實,與景美地區發展歷史。

景美集應廟的風水坐向

  景美集應廟坐東向西、背山面水,以景美山為其屏山,面向景美溪、新店溪,所處方位是一風水極佳之寶地。在廟宇門楹上的對聯寫著:「景山展畫屏 脈鐘寶刹千人拜,溪水環玉帶 波映華堂萬點光」,正是說明集應廟位處風光秀麗的景美山下,香火鼎盛;景美溪由東向西環繞著集應廟,在附近渡口的頂街、下街(舊時景美街)熱鬧繁榮的景象。

  廟宇位於景美舊街北端,廟埕與景美老街相接,這是很典型的台灣清代街廟配置關係,同時也反映出集應廟與景美舊街形成具有重要之意義。在一九五○年代以前,集應廟華麗的屋脊投射在翠綠的景美山,無疑是當時最美的天際線。

周邊景點同遊

  到了景美,除了了解集應廟動人的故事及欣賞廟宇古蹟建築之美外,周邊有一些有趣的景點,也值得安排同遊。 在集應廟後方景興路297巷口,有仙跡岩的登山入口牌樓,由此上山可以探訪景美山豐富有趣的人文歷史及自然生態,享受都會森林的芬多精;喜歡溪水的朋友,也可以到南邊景美溪畔的河濱公園散散步;在集應廟對面景文街上有台北市社教館的文山劇場,對戲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安排親子一同觀賞;肚子餓了,集應廟左右兩側都是景美夜市的範圍,各式各樣的傳統小吃令人食指大動,準備大快朵頤吧!